2019·鞍山市企业文化研究会
品牌文化建设研讨会论文七
探析“鞍商精神”激发民营企业发展活力
辽宁科技大学教授 卢晓君
1.“鞍商”的兴起及“鞍商”精神的核心内涵
“鞍商”可以理解为鞍山的商人或商业,是鞍山商人群体的简称。对于鞍商的具体内涵和外延,可以从三个方面考虑:一是籍贯鞍山的所有企业家、商人;二是非鞍山籍贯的外地商人或企业家,但其事业在鞍山;三是祖籍在鞍山,但在外发展的二代甚至三代商人或企业家。鞍山商业从现代发展角度开始于建国后的鞍山鞍钢“钢都”的建设,全国支援鞍钢,“五湖四海”的人才、人力资源形成了鞍山国民经济结构和“一、二、三”产业格局,开放性、包容性成为鞍山商业最早的外在特征。鞍山制造业体系完善特别是以“冶金行业、装备制造行业、矿产资源业”的大力发展形成了鞍山“第二产业”尤为突出的商业格局。对外开放以来,“鞍钢支援全国”又有大批“鞍山籍人才、人力资源走向全国”。我国对外开放以来,鞍山非国有经济成分最早的领域出现在鞍山“海城地区”的矿产资源业“乡镇企业”的发展,海城“后英”耐火材料、“西洋”耐火材料通过村集体所有制承包的方式快速发展起来,20C80年代中期“鞍山本土的”服务个体企业的建立拉开了鞍山“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序幕。
1.1鞍商发展的历史沿革
(1)鞍商的初步发展(20C70年代末期-80年代)
鞍商的发展由于鞍山国有企业比重的特色最早发端于乡镇企业,海城后英集团、三鱼泵业、西洋高纯镁业、宝得钢铁等由农民兴办的村办、镇办企业开始了鞍商发展的轨迹,由于农民的天然淳朴和执着企业发展顺应我国经济发展的转型要求,本着兴企造福一方的发展理念,鞍商开始了探索商品经济发展之旅。
(2)鞍商创业闯市场(20C90年代)
国有企业、集体企业转制,原企业负责人或管理层承担企业发展的社会责任,敢于找市场开发新产品,敢于闯市场,创造企业的发展同时也找到了企业发展的机遇,科技创新、产品创新又为企业的发展寻得了更广泛的发展空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国有企业改革,民营经济在社会主体地位得到认可并取得较快的发展,鞍山紫竹集团、华冶集团、恒业集团、恒通阀门、森远集团、福安公司、亚世光电有限公司等都取得了发展。
(3)新生代创新创业阶段(21C以来)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鞍山市创新创业大环境的发展,新生代闯市场追求自身价值的大环境,培育了新一代鞍商新的发展追求,合伙办企业、勇于接受市场的挑战,鞍山七彩化学有限公司、鞍山紫竹集团、鞍山麦格纳磁动力有限公司等转型升级。
(4)资本扩张时期(21C以来)
在完成资本积累阶段以后,鞍商主动内化吸收现代经营理念和管理知识,立足制造业为主体的传统创业经验,以坚韧不拔和敢为人先的进取精神,突破科技创新的瓶颈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紧密联合、结合,确定了企业发展的主业和战略布局,积极融入市场经济的前沿,果敢导入股份制等现代企业形式,进入资本市场有效革新企业管理方式,推进企业向纵深发展,鞍山荣信、鞍山森远、辽宁聚龙、鞍山麦格纳、鞍山七彩化学等企业都取得了良好的发展空间。
(5)鲸游深海和鹤翔天空时代(21C鞍商开展国际化经营)
一批中青年掌舵的民营企业,把跨越发展与海外并购结合起来,勇于走出去,海外并购的主体是企业。能否实施海外并购不仅取决于企业的实力,更主要的是取决于企业家的胆识和魄力。鞍商中有一批中青年企业家勇于探索,敢闯敢试,坚定不移地实施海外并购,鞍山鑫普新材料、钦元节能、海龙重工、三鱼泵业、泰工机械、裕丰科技、北海实业、精华矿产、亚世光电、赛维达碳纤维有限公司成为他们的代表,海外并购蓄发新动能,创新驱动孕育大发展,通过并购获得海外先进技术、知名品牌、高端人才、销售渠道的重大战略举措。
1.2“鞍商精神”的逐步显现
企业精神是企业发展的灵魂,当代鞍商以其与时俱进的行为特性,有机地积累了自身的精神文化特质。鞍山是全国钢铁工业基地、共和国工业长子的情怀使得鞍商从来不缺少“家、国”情怀,全国支援鞍钢带来了鞍山地区发展的主动地位,鞍山吸纳了全国的产业精英和专家学者,鞍山的资源矿产地位又决定了鞍山钢铁产业的先进性,鞍山地区的人格特征中蕴含着敢为天下先的人文特质。鞍山乡镇企业从实际出发,创造了独具特色的经济现象。如联合体、集体承包、股份合作、专业市场在改革开放早期形成了阶段性的兼容局面,从而在稳定政治格局中取得了最佳的经济绩效,快速而渐进地推进了鞍商布局的制度转型,鞍商开始了市场经济的最早探索。开放包容学先进、坚韧刚毅做主业、合作协作创品牌、创新敏行树形象逐步显现为鞍商的企业精神。
鞍山市海外并购探索性实践,消除了当初人们对鞍商的疑问和顾虑,有力地回答了有一定实力和一定规模的企业是可以实施并能成功完成海外并购的。鞍商二代都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有些是有海外教育背景的,他们接棒企业经营在企业发展理念、发展规划、发展路径都吸纳了国外以及行业发展先进经验,后英集团的“严、紧、细、勤、实”工作方针,“拼搏、创新、高效、一流”经营理念;北海实业“壮大企业心系员工”的朴素发展思想;走南闯北跑业务,勇担重担,将濒临破产小企业重新建设成上市企业集团的七彩化学;凭借过人胆识和睿智进行股份制改造,对企业陈旧落后管理模式进行大刀阔斧改革,“兴企为民、回报社会”的紫竹集团都坚守了鞍商“不畏艰难险阻”、“勇于创出一片天地”、“坚持做大、做强企业的”勇于担当的鞍商商业伦理文化。后英集团对于自己从事的事业有着这样的描述:神圣的事业,需要神奇的创造;神奇的创造,需要精英的团队。这是一支具有时代精神的战斗组织,他们怀着满腔激情,肩负起时代重任,面向宏伟愿景,执着追求,奋然前行;他们施展超群的才能,演绎了后英精彩,创造了行业奇迹。
马科斯·韦伯在其《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说,新教伦理和“理性”资本主义关系完全是一种因果链接,促使形成了一种阶层和社会现象,从而形成一种“理性”资本主义精神,最终促进了“理性”市场经济的产生和发展[1]257 。这种财富伦理使得新教商人在追求财富时的目标与手段不再是分裂而是统一。第一代鞍商注重政策机遇,利用资源进行投资发展产业经济 ,“兴办企业”“造福一方”;第二代鞍商注重科技的核心推动作用,严于管理注重提高劳动者的自身素质树立了对科学的尊重与探索、严谨认真的质量意识、协作共赢的合作精神、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
2.“鞍商”精神的当代企业培育价值
2.1提高企业道德素养
鞍商精神体现儒家文化,有利于提升企业道德修养;鞍商精神中体现了智、信、勇这是儒家文化。森远对吉林同行的兼并扩展了企业成长的空间;衡业公司生产汽车轮辋钢都显示了企业开发市场的敏锐触角。鞍山民营企业超100亿规模企业非常少,因此鞍山民营企业秉承鞍商精神发展壮大自身,显得尤为重要,企业应超越简单的商品经济发展的思维,做强企业,将企业当成事业去做对于鞍山企业的新旧动能转换意义重大。
2.2培养企业从容面对危机的态度
华冶面对环境的选择、钦元与美国麦格纳的股份购买过程、北海实业与日本实业项目的购入等等显现了鞍商面对环境敢于接受挑战敢于面对挑战,徽商精神中的“一贾不利再贾,再贾不利三贾,三贾不利犹未厌焉”的精神使他们即使遇到挫折,不是一蹶不振,知难而退,而是再次尝试,直至成功,这些在鞍商身上得到了具体体现;聚龙面对日商不合作到想合作的表态,钦元公司对美国麦格纳公司的收购,这些都体现了企业努力寻求发展机遇的决心、恒心是鞍商企业家精神的体现。
2.3形成和谐的企业内部文化
建设企业内部文化是为了发挥企业最大的合力,而不是单单强调宗族之间的团结协作。鞍商企业在成长的过程中勇敢地走出了海外并购之旅,与日本、美国、西班牙、意大利、俄罗斯等国家企业开展业务合作,华冶公司利用中非合作论坛在南非召开的契机,到非洲大陆,从南非、埃塞俄比亚、赞比亚等国家市场中寻求商机。马黎明睿智、幽默,天生有种不安于现状、敢闯敢干的基因。他坦言,用当下最流行的词儿来讲,他是名副其实的“创客”。早在1992年,“下海”一词还很陌生的年代,马黎明就主动辞去国企的“铁饭碗”,带领几个年轻人创办了今天的“华冶”。 如今马黎明虽年过五旬,但“创客”的角色和心态依旧没变。同样是在别人犹豫不决的时候,他又借国家扩大开放特别是建设“一带一路”的春风,坚定地带领华冶人走出国门,“十二五”期间,企业的投资足迹遍及埃塞俄比亚、马里、尼日利亚、越南、伊朗等世界上30多个国家和地区,手握的合同订单达3亿多美元。鞍商人国际化经营理念的树立为鞍山企业走向壮大走向坚强树立了典范树立了标杆,是鞍山企业转型的标志,对于建立做强做大、做好鞍商企业文化的建设和丰富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3.培育“鞍商精神”激发民营企业活力
3.1遵守诚信经商准则,树立企业良好形象
鞍商文化要强调契约、规则与竞争,通过公平竞争获得财富积累主动实现自我补足,提倡建立科学精神和建立民主制度,在现在新的工业文明、新旧动能转换的发展时代,企业应着手建立一种积极进取的商业精神,这种商业精神的源头是“基于契约”的“正义观”,或者是“对商业权力的保护”。鞍商在成长过程中经历了地方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升级,鞍山国有经济转制过程中人力资源结构调整是最突出的,大批国有企业员工经历了下岗、就业、再就业,他们中的有些人独立创业、有的在民营企业建立发展中重新找到自己,可以说鞍山经济的转型,鞍山民营经济的发展,这些人力资源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新时代鞍商精神一定要讲求契约精神,企业与社会、企业与员工、企业与市场都要讲求契约、规则和公平竞争。
3.2创建学习培训机制,提高企业员工素质
鞍商重视科技动力对于企业的发展核动力延伸,为企业重视自身的道德修养,在现在企业经营中加强对于员工的培训是十分重要的。学习重视知识教育,发扬智慧;学习收集信息,注重情报;学习重信守约,诚信经营;森远集团、麦格纳有限公司、华冶集团等企业分别参与了行业产品标准的制定,团队精神、质量意识、品牌建设已成为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常言道独行快、众行远,企业要加大员工素质及能力的培养,加大团队合作意识的建设,加强企业经营者品牌建设意识。
3.3提倡员工价值升值,创新管理模式
辽宁华冶集团发展有限公司“守望初心,行稳致远”, 亲如一家的华冶人在马黎明董事长的正确指引下,紧密团结,勇于开拓。现今公司实行裂变式创业管理模式,创新型的管理模式让公司的每一名员工都充满活力,使他们都有机会成为“老板”。比如集团公司总经理李庆祺只有32岁。马黎明的办公室里悬挂最多的就是各种版本的世界地图。开拓海外市场,时刻放眼世界,是马黎明一直在做的事。对于华冶未来的发展,“面向蓝海”是他又一个开拓的目标。马黎明以一个老“创客”的身份告诉学弟学妹:“25岁之前一定要多读书,扎扎实实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这样在未来的竞争中你才会具有一定的领先优势。一定不要着急创业,先学会生存才是关键。从最卑微之处干起,才会理解什么叫高贵。”
3.4运用激励手段,提升企业员工积极性
新时期激发企业创新精神应强调具备如下的企业素养,学习敏锐商机嗅觉,善于开拓;学习勇于面对逆境,自强不息;学习惜时守时,时间就是生命。新鞍商的成长既有血缘地缘范畴又有合作联合外部资源过程呈现了包容性,要有大格局、大情怀才能为以后的长期合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鱼公司起家于二千六百元资本的农村小修理部,是中国农民寻求自我解放,摆脱桎梏,创造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成功缩影。在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商业伦理文化激励下,三鱼人就在这改革开放的历史大潮中博击、进取、感悟、成功地鱼跃龙门冲在潮头。
三十年如一日,自我提高,自我积累,自我发展。始终不渝地广交天下友,以求教我、助我;诚待天下客,以寻求巩固发展的市场。“德者本也,财者末也”,这是中国文化先师孔夫子的名言。中国农民更眷恋中国古文化。三鱼这支中国农民队伍面对如火如荼的经济社会,心理平静,妥当处理分配经济利益。
华冶公司企业质量理念是不断完善、精益求精;在企业利益分配方面遵守向奋斗者投入、向贡献者倾斜。企业追求科学考核理念,赛马机制结果导向。马黎明不安现状、勇于突破,在回忆创业早期抉择时他说,在那个年代,人们思想相对保守,即使是年轻人也难免束手束脚。通过在社会上多年的“摸爬滚打”,马黎明真诚地告诫新时代的年轻人,心中一定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心中有梦,方能前行。同时也要有坚韧不拔的精神,要肯吃苦,不放弃。最重要的是,青年人一定要有一个乐观的心态。“没有什么困难是属于现在和未来的,所谓的困难都是我们已经克服的。”
4.结论
探索和培育“鞍商精神”,对于拓展“鞍商”文化新内涵树立新旧动能转换新形象,缔造“亲商”、“安商”、“富商”的新氛围,实现鞍山经济发展取得新突破具有重要价值,传统鞍商精神和新鞍商精神是一脉相承的,这些可贵的商业文化精神财富在今天依然是企业从事商业活动的灵魂,从历史的实践中吸取前进的营养和动力,结合新时代经济发展的新特征,不断探索创新、总结经验,反思失败的原因和教训,不断提升鞍商的经营水平和能力,为鞍山经济腾飞插上精神之翅。